名称:念珠菌病
别名:鹅口疮;口腔念珠菌病
关键词:念珠菌病
索引:念珠菌病(candidiasis)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、粘膜和内脏的急性、亚急性和慢性炎症,可以是原发,但大部分是继发感染,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深部真菌病之一。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迟丽娟1
皮肤科
副主任医师

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,对各种皮肤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...详情>>

我要咨询访问>>
迟丽娟2
皮肤科
副主任医师

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,对各种皮肤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...详情>>

我要咨询访问>>
迟丽娟3
皮肤科
副主任医师

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,对各种皮肤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...详情>>

我要咨询访问>>
迟丽娟4
皮肤科
副主任医师

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,对各种皮肤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...详情>>

我要咨询访问>>
迟丽娟5
皮肤科
副主任医师

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多年,对各种皮肤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...详情>>

我要咨询访问>>

念珠菌病概述

念珠菌病(candidiasis)是由念珠菌属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、粘膜和内脏的急性、亚急性和慢性炎症,可以是原发,但大部分是继发感染,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深部真菌病之一。其可侵犯皮肤、粘膜、指(趾)甲、内脏器官或血行播散。

念珠菌病临床表现

根据侵犯部位不同,分皮肤、粘膜及内脏三种类型。 (一)皮肤念球菌病  念球菌病分泛发型及局限型两种。前者婴儿较为常见,可在口周、肛周、外阴部或皮肤皱褶部发生境界明显的光亮的红斑,其上有腐白色鳞屑,基底有潮红渗出,严重时泛发全身,可有腹泻或粘膜念珠菌病的症状。在女性糖尿病人的外阴部往往有剧痒,白色鳞屑片块,界限清楚,又因搔抓而成苔藓和鳞屑性损害。 擦烂是皮肤念珠菌病的症状之一。好发于臀部中央的正中沟、腋窝、腹股沟、悬垂乳房与胸部皮肤接触处、指(趾)间和指(趾)蹼缘、阴唇。上述部位都是身体的皱褶部位。皮肤表面呈浸渍腐烂,附有细薄鳞屑,形成间擦斑片,周围有细小水疱,脓疱或大疱,此种皮损见于肥胖者、糖尿病者。潮湿或摩擦是其形成皮损的条件。指甲损害可以发生甲沟炎、甲床炎及甲真菌病。指甲周围皮肤发炎,有红肿疼痛,从甲沟可以挤出少量脓液。亚急性慢性甲沟炎时,甲沟皮肤肥厚而浸渍腐白。念珠菌性甲真菌病的甲板变硬,增厚,带有棕色,高底不平,而成沟脊。此一种甲癣的甲板可致松脆断裂,甲床上可生长乳样物质,致使甲板和甲床分离,并可使甲板脱落。 (二)粘膜念珠菌病 本病可分口腔念珠菌病及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。 1. 口腔念珠菌病 儿童多因多种内分泌障碍或抵抗力降低导致;成人多为核黄素缺乏、糖尿病、晚期肿瘤,长期应用抗生素、皮质类固醇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引起。 ⑴ 念珠菌性口角炎 口角灰白色,浸渍,糜烂或裂痕,基底微红湿润,表皮薄痂。 ⑵ 念珠菌性舌炎 舌肿胀光滑,乳头萎缩,舌侧及舌下附着坚牢不易剥离的白色斑片,微隆起,可引起黑毛舌。 ⑶ 念珠菌性唇炎 仅局限于唇红部,表皮较厚白色干酪样物。 2.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外阴红肿,剧烈瘙痒感,阴道粘膜与鹅口疮相似,覆有凝乳样白膜,其下有潮红糜烂,宫颈充血肿胀,阴道流出粘稠分泌物中常可查到菌丝和成群芽孢。 (三)内脏念珠菌病 ⒈ 肺念珠菌病 常继发于其它呼吸道疾病,念珠菌乘机而入。本病包括支气管及肺念珠菌病,两者临床症状相似,表现为咳嗽,痰多呈粘液样或胶质样,偶带血丝,肺底有中至粗罗音。重者可为念珠菌性肺炎,除上述症状外,还伴有发热、胸痛、双肺有湿罗音。 ⒉ 肠道念珠菌病 本病是内脏念珠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,婴儿多于成人。其主要为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、腹泻、大便次数增多,有时可达10~20次/日;大便呈水样或绿色稀便,其中混有泡沫样粘液;水泻次数多时易发生脱水。有时伴发热、消瘦,病程呈慢性,可持续数月。 此外,念珠菌尚可引起食道炎、心内膜炎、泌尿道炎、肾盂肾炎、膀胱炎及脑膜炎等,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。

念珠菌病病理病机

中医仅有口腔念珠菌病(鹅口疮)的记载。鹅口疮为心脾二经积热上蒸所致,或母乳头不洁吮吸而成。 西医认为,本病由白色念珠菌、克柔氏念珠菌、星形念珠菌等引起,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。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的口腔、消化道、阴道和皮肤上,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致病,故有条件致病菌之称。当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菌的数量、毒力、入侵途径及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。如糖尿病、慢性消耗性疾病、恶性肿瘤、婴儿营养不良,皮质类固醇、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等的长期应用,均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致病。也可由于长期放置静脉插管、内脏导管,以及严重烧伤等污染而致病。

念珠菌病诊断与鉴别

皮肤粘膜念珠菌病,根据临床表现、直接镜检阳性、培养证实为致病性念球菌,即可确诊。内脏念珠菌病除根据临床表现外,需多次、多途径培养为同一菌种方可确诊。 擦烂性皮肤念珠菌病应与细菌性擦烂、尿布皮炎、脂溢性皮炎、红癣及湿疹等相鉴别。 口腔粘膜念珠菌病应与粘膜白斑、扁平苔藓相鉴别。 阴道念珠菌病则应与阴道滴虫病及外阴湿疹作区别。 念珠菌性甲真菌病需与甲癣作鉴别;念珠菌性甲沟炎需与化脓性甲沟炎相区别,前者炎症及疼痛均较轻微。 至于内脏念珠菌病则须和支气管肺炎、大叶性肺炎相鉴别,脑膜炎应与球菌性脑膜炎等相鉴别,内脏念珠菌病一般皆由念珠菌性败血症所引起。

念珠菌病辩证

中医中对“鹅口疮”的辩证。 (一)心脾炽热型  证见口腔粘膜、舌面满布白屑,或成大片白膜,周围鲜红,面赤唇红,烦躁不安,口干喜饮,尿黄,大便干结,舌质红,苔黄厚腻,脉数。 (二)虚火上浮型  证见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散在,周围鲜红不散,或口舌糜烂,形体怯弱,面白颧红,神疲乏力,五心烦热,口干不渴,便溏或低温盗汗。舌质红嫩少苔,脉细数。

念珠菌病危害

颈前,指间,腋窝,乳房下,腹股沟,股内侧,臀部,肛周,会阴,外生殖器等皮肤皱折处有无潮红,发白,鳞屑,糜烂,指甲有无变厚,变色,甲周围皮肤有无红肿,压之有无少量分泌物渗出,口角有无糜烂,浸渍或皲裂;对婴儿注意其皮肤有无成群的,附有细圈鳞屑的红色斑丘疹或脓疱,口腔粘膜,舌,齿龈等处有无乳白色薄膜,注意有无内脏病变。

念珠菌病治疗友情提醒: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

(一)中医治疗 ⒈ 内服药 ⑴ 心脾积热 治宜清泻心脾积热,方用导赤散加减:生地15g,木通10g,木通10g,竹叶10g,连翘10g,黄芩10g,银花10g,黄连6g,生甘草6g。 ⑵ 虚火上浮 治宜养阴和胃,方用益胃汤加味:沙参12g,麦冬15g,生地15g,王竹6g,芦根12g,冰糖6g。 ⒉ 外用药 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,可用纱布擦净口咽粘膜之后,出血无妨,然后撒布冰硼散。擦烂性皮肤念珠菌病的皮损可外擦用黛柏散,以植物油调敷。 (二)西医治疗 ⒈ 局部治疗 适用于部分皮肤和粘膜念珠菌感染。 ⑴ 制霉菌素软膏、洗剂或制霉菌素甘油,每日2~3次,连续1~2周。 ⑵ 1%樟脑或5%硫黄,或炉甘石洗剂100ml加制霉菌素,每日2~3次,连续1~2周。 ⑶ 达克宁栓,阴道用药,每晚1粒,连续1~2周。 ⑷ 咪康唑霜外用,每日2次。 ⒉ 系统性治疗 ⑴ 制霉菌素200~400万u,分4次服,儿童5~10u/kg/日。该药在肠道内极少吸收,主要用于肠道念球菌病。 ⑵ 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,每日0.5~1mg/kg。 ⑶ 氟康唑口服或静脉注射,口咽部念珠菌感染,每日50gm顿服,连用7~14天。其他粘膜念珠菌感染每日50mg顿服,连用14~30天。阴道念珠菌感染150mg顿服,单用1次;全身念珠菌感染,首日400mg顿服,随后200~400mg,每日顿服,疗程视临床反应而定。 ⑷ 伊曲康唑,口腔念珠菌病,每日100mg顿服,连用15天。阴道念珠菌病,200mg,每日2次,仅服1天,或每日200mg顿服,连服3天。系统性念珠菌病每日100~400mg,连服1~4个月或更长。

念珠菌病图片

念珠菌病预防与调摄

1.皮肤皱褶处保持干燥。
2.从事水浆浸渍工作者应注意甲的病变。
3.合理应用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及抗生素,需长期应用者需密切观察,警惕诱发本病。

我来说两句已有45条评论,点击全部查看

登录|注册需要登录才可发布评论

值班医生免费在线咨询

禄志强 主治医师
上海华肤医院
  • 一周图片精选【第599期】7.13-7.19
  • 一周图片精选【第659期】7.13-7.19
  • 一周图片精选【第499期】7.13-7.19

推荐医院

上海华肤医院话题:32179人加入
上海华肤医院话题:32179人加入
上海华肤医院话题:32179人加入
上海华肤医院话题:32179人加入
上海华肤医院话题:32179人加入